防震須知


地震發生時,最重要的就是保護自身的安全,尤其是保護頭、頸部避免受傷。

全世界防災機構及專家均認同地震發生時最安全的動作就是立即採「趴下(Drop)、掩護(Cover)、穩住(Hold On)」的動作,躲在桌下或是牆角;躲在桌子下時,同時握住桌腳,當桌隨地震移動時,桌下的人可隨著桌子移動,形成防護屏障,避免受傷。

地震防災對策(一)平時的防災準備

1、居家環境安全檢視

首先必須確認的是,檢視自家住宅周圍環境,可能發生的危險,並加以改善明確知道附近有什麼防災設施,如防災公園、避難處所、滅火設備的位置等。

2、加強鄰居交流互助

平時就應多與鄰居交流,並且一起參加防災訓練,鄰里間的互相幫助與自救訓練,將可降低災害造成的傷亡與損失。

3、注意自宅建物結構安全

老舊房屋應進行徹底的點檢及整修,勿任意違法加蓋或拆柱、樑、樓地板、牆壁等,以免增加結構體負荷、破壞建物結構承載能力。

4、屋內安全總檢點

針對生活空間做安全檢查,如固定傢俱等。

5、召開家庭防災會議

針對居家可能發生危險因子,擬定對策改善,並預先想好地震發生時可以躲避位置,且在家經常演練。應討論內容事項包含:

  • 增加緊急應變的知識
  • 定期檢查居家消防安全設備
  • 定期檢查瓦斯爐、熱水器是否正常無損壞
  • 確認住家附近避難場所及避難道路
  • 確認緊急情況時家人的聯絡方法和集合場所

6、準備「緊急避難包」

  • 家中要準備「緊急避難包」,並且放置在隨手可拿到的地方,以便地震發生時可依照逃生計畫攜出緊急避難包。
  • 緊急避難包中應有的15樣物品,其中必備7樣物品分別為「礦泉水、食物、小毛毯、急救藥品、粗棉手套、手電筒及哨子等」,次要物品包括「電池、收音機、禦寒衣物、證件影本、輕便型雨衣、暖暖包、面紙、毛巾、口罩、文具用品、備份鑰匙、瑞士刀、現金等」。

7、熟悉本縣防災避難地圖

本地圖包含避難處所資訊(如收容人數、地址及電話)、防災相關資訊(如里長、消防隊及派出所電話),可至各公所防災資訊服務網查詢。

地震防災對策(二)地震發生之瞬間

當地震發生時,首先應保持冷靜不要慌張,並立即找掩蔽物-「趴下、掩護、穩住」,直到地震結束。在防震避難的首要概念,就是自我保護,尤其是保護頭部,所以應立即躲在桌子下或主要柱子旁。有關地震發生應變如下:

1、地震發生時如果身處室內

  • 立即躲在桌子下抓住桌腳或蹲在柱子旁,並保護頭部-「趴下、掩護、穩住」,以防燈具、吊扇⋯等懸吊物或玻璃、雜物掉落。
  • 遠離衣櫃、書櫃、櫥櫃、酒櫃、書架、鋼琴、電視機、冰箱、物品架⋯等家具、電器,以免搖晃倒塌,或因地板搖動,造成大型家俱、電器左右移動擠壓,而造成傷害。
  • 如果你正在廚房煮東西,順手立刻關上爐火,並立即躲在桌子下抓住桌腳。
  • 在公共場所發生地震時,仍應以就地避難為原則,立即尋找掩蔽物,避開危險玻璃、櫥櫃,蹲下並保護頭部,當地搖晃過後,若有需要避難,聽從服務人員引導,遵從不推不語不跑原則,從容避難。
  • 逃生避難時,應走樓梯,不可搭乘電梯,以免受困。
  • 若地震時,剛好在電梯中,應將電梯停在最近的樓層並且快速離開。
  • 避難時,一定要穿鞋及戴上安全帽,並記得攜帶「緊急避難包」。

2、地震發生時如果身處室外

  • 應小心路樹倒塌、電線掉落,以及招牌、冷氣機、花盆、屋瓦、碎玻璃⋯等物品砸落;並應遠離工地、電線桿、圍牆⋯等區域。
  • 切勿靠近已有損害的建築物,以免危險。
  • 應遠離懸崖峭壁,小心落石、山崩。
  • 在海邊及河口應儘速遠離並往高處避難,以防海嘯來襲。
  • 在開車中行駛中,切勿慌忙減速,應慢慢將速度降下來,打開警示燈,提醒周遭車輛注意。並將車輛慢慢減速停靠路旁,要特別小心招牌等掉落物。
  • 搭乘大眾運輸工具時,應緊握扶手或吊環,車停後聽從站務人員避難疏散。

地震防災對策(三)地震發生後

1、確認是否需要進行疏散。

2、檢查身邊有無人員受傷,並且立即給予協助。

3、檢查瓦斯管線是否受損,關上瓦斯開關,若有漏氣,並應輕輕打開窗戶讓瓦斯飄散,以及通知消防隊與瓦斯公司(瓦斯行)派員處理。(※ 聞到瓦斯味,千萬不可使用火柴、手電筒、以及開、關任何電器,也不可插、拔插頭,以免產生火花引起爆炸)。

4、檢查電線是否受損,並關掉電源,以免火災。

5、檢查水管是否受損,並將自來水總開關關閉。

6、檢查冷氣、商店招牌是否鬆脫。

7、檢查玻璃是否破損,並且避開玻璃碎片。

8、地震災害發生後,大家都會擔心家人及朋友,人人也都想打電話報平安,因此災後使用電話務必長話短說,以保持通訊暢通,並請多利用 1991 留言平台留言。

9、震後應檢查建築物樑柱,建物若有嚴重傾斜、沉陷或梁柱、外牆較大裂縫、混凝土剝裂、鋼筋外露、門窗變形或隔間牆嚴重裂損、錯位,應請專業人員評估進行補強。
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